SERVICE PHONE
159-11761491发布时间:2025-11-12 01:06:52 点击量:
老百姓常说“热死人”,不是开玩笑!持续红色高温预警频频上热搜,夏日炎炎,你是否知道有一种比中暑更严重的病症—热射病?严重者可危及生命。高温、高湿天气是热射病的直接“推手”,热射病一旦发生,死亡率极高, 故被称作“高温杀手”。
热射病, 是由于机体暴露于热环境中和(或)剧烈体力活动后机体出现产热与散热失衡所致,其发病急骤且进展迅速,以核心体温急剧升高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为突出临床表现。分为经典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。
一是高热,核心温度超过40℃;二是无汗,无汗液排出;三是神志模糊、抽搐、昏迷。同时伴有皮肤发红、头痛、恶心、眩晕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、肌肉痉挛或无力等症状。
1.高温:在高温下,人体的散热机制受到限制,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,产热大于散热,导致体温升高。
3.剧烈运动: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,会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,增加热射病的风险。
4.缺水:在高温下容易出汗,若不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,会导致脱水,使体温调节更加困难。
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热射病,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。现场处置原则“降温第一,转运第二”,强调快速、有效、持续降温、规范转运。
1.立即转移至阴凉处:一旦怀疑患有热射病,立即转移到阴凉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远离高温环境和阳光直射。
2.降温:快速、有效、持续降温是首要治疗措施。5分钟内应启动降温,确保30分钟内核心体温降至39℃以下,病死率会降至为0。主要降温方法如下:
1)冷水浸泡:将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(2℃~20℃)中。冷水浸泡可显著降低热射病发病率和病死率。
2)冰敷降温:头戴冰帽或头枕冰枕,或将冰袋置于颈部、腹股沟、腋下等进行降温。
3)蒸发降温: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有效降温;也可用毛巾尽可能多地覆盖患者皮肤,间断地向毛巾喷洒室温水,同时持续扇风;
3.给予冷水:喝冷水既补充体内的水分,同时降低体温;首选电解质的饮料或盐水,以帮助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。
热射病是可以预防的,且预防比治疗更加简单有效。做到热射病的防治关口前移,可大幅降低其发生率。
1.充足饮水:在高温环境,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,喝足够的清水、果汁或含电解质的饮料。
4.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: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活动的人,须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。
5.使用防晒措施:出门时抹防晒霜,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直射。戴宽边帽或使用遮阳伞,以减少头部和脸部的暴露。
6.保持室内凉爽:在高温天气下,尽量待在室内的凉爽环境中,合理使用制冷电器。
7.关注高危人群:婴幼儿、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、患有精神疾病、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热射病,应格外予以关注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